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其实高后这个时候把司马光召回来实属强人所难了,因为到了元丰八年,无论司马光还是王安石都已经是迟暮的老人,年纪实在太大了,根本无力承担繁琐的朝政。高后同样明白这个道理,但她别无选择,想要推翻新法恢复旧法,必须让司马光在晚年拼一拼了。

明着让司马光回来主持朝政肯定会被司马光拒绝,高后很聪明,一开始只是派人通知司马光神宗驾崩的消息,召他回来奔丧。

司马光名气实在太大了,一回到京城,老百姓蜂拥而至,新法施行的几年里确实给很多百姓造成了不小负担,知道司马光反对新法,老百姓都堵在司马光进宫的路上,让司马光留在京城不要回洛阳了,救救老百姓。

司马光是个儒家文化的知识分子,在儒家文化里,读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天下百姓,读书人可以不爱财可以不做官,可以三番五次的拒绝皇帝给的高官厚禄,可绝不能置万民于不顾。

神宗丧事结束后司马光准备离京,高后派人专门捎来口信,问接下来的朝政应当如何开展?

司马光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详细的写了一道奏疏呈上,这封奏疏洋洋洒洒写了很多内容,我给浓缩了一下,只有四个字:广开言路。

这就是被高后和老百姓寄予厚望的司马光的政治水平,广开言路顾名思义,就是鼓励大家多上疏,多对朝政发表看法议论,作为一种开明的政治思想,广开言路和之前都被说烂了的修贤德来远人、进贤退不肖、劝农桑这些说法一样,属于正确的废话。

什么叫正确的废话,就是你问我如何才能考进清华北大?我告诉你你一定要好好学习,这样才能考进清华北大。

错了吗?没错,不好好学习肯定考不进清华北大,可谁不知道考清华北大要好好学习呢?

那么什么才是正确且有价值的建议呢?是根据你的学习成绩来制定措施,如果你常年全校第一名,那就继续保持争取能稳定在会考全市前十名的水平,这样你可以通过正常的高考进入清华北大。

如果你成绩很好但不足以稳定在全校第一的水平,那可以尝试参加理科奥赛,全力拼奥赛拿到一等奖,这样可以凭奥赛成绩保送清华北大。

如果你的成绩仅仅是中等水平偏上,在全校都不算拔尖,那你可以培养清华北大能够单独招生的特长,比如跳健美操,奶茶妹妹当年不就是靠跳健美操跳进清华的吗?

如果你的成绩不怎么好甚至有些差,那就去全力训练出一项竞技体育项目,在大型体育赛事上拿到名次,可以通过体育特招进入清华北大,杨倩、柯洁都是这样。

如果你什么都不行,那还是趁早放弃冲击清华北大的念头,踏踏实实学习,尽可能的考一所好大学。

回到当时的情景里,司马光就是让你好好学习就能考上清华北大的,王安石就是给你列出一大堆方案并告诉你这些方案如何高效执行的。

就执政水平而言,二人相比,高下立现。

留下了一堆正确的废话后,司马光动身回到洛阳,其实关于是否回京任相?司马光内心已经动摇了,当年王安石搞新法,神宗支持新法,故而神宗要提拔他当枢密副使他始终不肯,现在王安石和神宗都不在了,回朝任相又有何不可呢?需要的只是一个时机而已。

高后想让司马光回来,同样也需要时机,元丰八年五月,首相王珪病逝,宰执班子空缺出一人,司马光的机会来了。

上一次是进京奔丧,这一次高后下诏,司马光进京述职。

一把年纪的老头子进京述什么职啊,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是让司马光回朝当宰相呢,像王安石一样屡屡辞官的司马光来到了命运最后的十字路口,这次也像王安石一样,没有过多的推辞,进京赴任。

就在五月当月,司马光就任门下侍郎,终于进入宰执班子。

解释一下门下侍郎,元丰年间为了裁撤冗官,神宗曾经主导过一次官制改革。改革之后的宰执名称也发生了变化,原来正宰相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我们简称同平章事,改革后正宰相叫尚书左仆射和尚书右仆射。

原来的副宰相叫参知政事,改革后把副宰相用三省对应起来,分别叫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和尚书右丞。

枢密院那边,枢密使的称呼全部改为知枢密院事,枢密副使全部改为同知枢密院事。

改完之后名字比较乱,为了方便以后就按照宋人自己的叫法,东府这边就叫宰相,西府那边就叫枢相。

司马光虽然进入宰执做了副宰相,可宰执班子里好几个都是新党,接替王珪出任首相的蔡确、枢相章惇,都是当年王安石的铁杆亲信。

新党把持中央?高后自有妙计,司马光刚回朝不久,高后就下诏,任首相蔡确为山陵使,去给神宗修墓去了。山陵使去修墓都要离开京城,到北宋皇陵的河南嵩山一带,而且根据传统,山陵使完成任务回朝之后都要主动辞职,这么一来,新党的首相就不动声色拿下了。

首相走了,次相韩缜是首相蔡确的政敌,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韩缜对高后和司马光没意见,副宰相曾公亮是出了名的旧党,两个人都是司马光的盟友,中书旧党三比一占优势。

搞定了两位正宰相,可还有枢相章惇呢,这位可是强硬的新党,也不好对付。

没关系,国家政策法规都是从东府出的,枢密院只负责军事,大不了商量国家大事背着章惇不就行了?

于是,在司马光进入中书第一件事就是倡议废除所有熙宁、元丰年间颁布施行的新法,全面恢复到神宗即位之初的旧法令制度。

举朝哗然。

在封建社会的传统孝道中,儿女要为父母守孝三年,在这三年中父母以前立下的规矩是不能变的,想要改变的话要等三年守孝期满才可以。对于皇帝来说,那就是先皇驾崩三年之后才能推行改革。

神宗搞熙宁变法,就是在英宗驾崩三年后的熙宁二年才开始搞,而且一开始只是在几路进行试点,效果达到预期之后才逐渐推广全国。

要知道无论是中书的决议还是高后的决定,最终形成的诏令是需要哲宗签发的,哪怕哲宗再小再不懂事,程序不能缺。可哲宗毕竟是神宗儿子,谏官纷纷上疏,称废除新法的诏令是以子改父,违反孝道,想废可以,等三年以后随便怎么都行,不要给哲宗落个不孝的恶名。

跟司马光来这一套?司马光就是谏官老大出身,会害怕辩不倒你?司马光随即亲自在朝会上解释,废除新法并非哲宗以子改父,而是太皇太后怜悯百姓疾苦,以母改子废除的新法。

哲宗这个儿子不能不孝顺爹,那神宗这个儿子也不能不孝顺娘吧,现在娘来了要废除新法,你说怎么办吧?司马光以彼之术还施彼身,强大的诡辩能力独步朝堂,把反对派噎的哑口无言。

诡辩终究是诡辩,司马光知道,虽然能驳斥百官,但新法根基太深,不可能一蹴而就,得先稳一稳局势。

喊最强硬的口号,做最稳妥的措施,向来是成熟政治家的一贯作风,新法中保甲法争议最多,很多农民因为保甲法被迫训练影响生产,边境州县训练完之后还要被抽调参军,老百姓苦不堪言,既然都说不好,那就先废保甲法。

接着,在司马光的主持下,朝廷又下诏废除方田均税法。


页面连接:http://www.matcon-cone.com/book_0_zhppb/ppfczhqi.html

红薯小说网 星空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爱去小说网麒麟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