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app2();

read2();刘彻并没有一杆子直接打消一帮儿子的想法,  而是之后表示,得看看他们治国上头的本事,所以,  给他们一段时间,让他们回到封国,  看他们做出的成绩再予以选择。

刘彻既然这样表态了,  一帮诸侯王也只能当真,  毕竟,  若是连个诸侯国都治理不好,  何况是偌大一个天下呢?因此,一个个都是踌躇满志,  一边想着自己要如何如何大展身手,好叫父皇刮目相看,一边又琢磨着如何抓住几个兄弟的把柄,好拖一拖他们的后腿。

刘彻一看就知道这帮儿子打的是什么主意,  很多时候,  凸显自己的优秀其实很难,但是,  给别人捣乱,  抓别人的把柄就变得容易多了,  可想而知,接下来就有好戏看了。

刘彻在这种事情上显得非常残忍无情,虽说都是自己的儿子,但是如果他们心甘情愿就做一个骄奢淫逸的废物点心,  那么刘彻其实也很愿意成全他们,可是,谁让他们选择了另一条路呢?那么,  就算是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各种缘故倒了霉,那也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很多人都觉得刘彻当年做太子很容易,实际上真不是这个样子,他刚刚被封为太子的时候,的确很容易,因为那时候他年纪还小,压力都被母亲王太后扛住了,王太后虽说政治素养很堪忧,但是,她还是有着很多有点的,比如说谨慎,比如说善于审时度势,而且还很隐忍,栗姬当年何等嚣张,除了对窦太后不敢有什么不敬之外,在孝景皇帝那里,都是心直口快,要不然也不至于在孝景皇帝试探她会不会照顾好自己其他妃嫔孩子的时候,脱口就骂了一句“老狗”,她这个脾气,说白了还是孝景皇帝惯出来的,她在宫里头享受的特殊待遇实在是时间太长了,早就将自己当做是能与天子平起平坐的皇后了。所以,她忌恨其他那些妃嫔,反倒是被废的薄皇后,她倒是没什么忌恨之心,因为薄皇后从头到尾都不得宠,除非必要,比如说,孝景皇帝一棋盘砸死吴王太子的时候,为了让薄太后为自己说话,他会在薄皇后那里待几天,事情过去之后,就不再过去。典型的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

而王太后那时候却吸取了栗姬的教训,一直到孝景皇帝驾崩甚至是太皇太后薨逝,她都是一副谦逊贤良的作派,即便窦太主如何嚣张跋扈,她也都表现得非常谦卑。大家都觉得那时候有着窦太主和东宫的保驾护航,刘彻几乎就是坐享其成,白捡了一个皇位。实际上,孝景皇帝难道当初就真的只有刘彻一个选择吗?甚至刘彻被封为太子之后,孝景皇帝也未必没有生出过动摇之心,毕竟,孝景皇帝年纪不小了,身体也不好,他很多时候都觉得自己撑不到刘彻长大,到时候,太子有个不太省心的母族(没错,在孝景皇帝心里,作为外戚的田家王家并不省心),自家姐姐又是个不省心的,太子性子也刚烈任性,谁知道到时候会不会出什么乱子。所以,那时候,孝景皇帝真的考虑过换一个年长一点的皇子作为太子。虽说这样的话他从未宣之于口,但是实际上,那时候诸侯王进京朝觐非常频繁,王太后也会经常叮咛刘彻,让他时刻关注自己上头的那些兄长,实际上,他们一个个都算不上什么省油的灯。一直到刘彻登基之后,他依旧对上头几个兄长极为戒备,所以,刘彻登基前面十年,孝景皇帝就死了好几个儿子,难不成一个个都是寿终正寝吗?

轮到自个儿子了,刘彻也是这样的想法,庸者下,能者上,你们没这个能耐,却还想要这个位置,那么就怪不得自己心狠!

刘彻这一番作为,也让许多人被蒙蔽了,一个个开始押宝投资,希望能混一个从龙之功。而霍光他们几个人,如今却已经开始琢磨着,如何能够让天子将自己选成小皇子刘康的太傅、少傅了。

大多数人即便是要押宝,也都比较谨慎,甚至还有分开押注的,一家子兄弟几个,各自挑选一个合适的,刘彻就那么几个儿子,总不能一个都押不中。但是,有谨慎的,自然也有上头的。尤其几个皇子的亲族妻族,多半都已经被利益冲昏了头脑,比如说李广利。

李广利这些年顶着个贰师将军的名头,因为如今军方青黄不接,所以,即便这货各种不靠谱,但是在军方也建立起了自己的山头。与当年乐于提携新人的卫青不同,李广利自己能力不行,因此,自然对有能力的人要多打压一些,因此,在下面并不是很得人心。他也知道,自己这种本事,刘彻如今还能忍耐,但是换一个皇帝,人家自然有自己的班底,就如同刘彻锻炼自己一样,只要有钱有人,多打几场,就算是庸碌之辈,也能锻炼出来,所以,刘据活着的时候,他就有些蠢蠢欲动,只不过他常年驻扎在西域,很少回来,因此鞭长莫及,但是这次,他得了机会回京,当下就起了心思。

李广利支持的对象自然是刘髆,刘髆性子软弱,跟他这个舅舅一向亲近,对于李广利来说,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光是他支持没有用,他在军方最多能拉拢到三分之一的人,这三分之一里头其实有相当一部分都是些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所以,李广利得在公卿贵族中寻找合适的同盟,然后,他就跟刘屈氂一拍即合。

刘屈氂这个左丞相做得也很憋屈,刘彻在位这么多年,丞相这个职位就是橡皮图章加背锅侠,一开始大家还趋之若鹜,后来大家就对此敬而远之了,没办法,刘彻在位期间,总共13个丞相,结果过半都没能善终,就算是能从丞相的位置上退下来,但是也很少能得到体面。刘屈氂被提拔到丞相这个位置上的时候,一开始还有着一腔雄心壮志,但是很快他就发现,自己这个侄子在刘彻那里同样算不得什么,刘彻对他跟对其他丞相也没什么区别,大概就是当做是擦手纸,用过之后就能丢。刘屈氂之前在刘据谋逆之事中,因为连丞相府都被刘据的人攻破了,刘彻知道之后,就对他大为不满。

刘彻这个人,很多时候很不讲道理,你要是自作主张,那么,在他眼里,那肯定是有罪的,但是你若是没有担当,关键的时候居然出了岔子,那么,你就更该死!所以,刘据之事之后,刘屈氂就明显感受到了刘彻对他的不满,这让刘屈氂很是惶恐。尤其,刘彻后来又对外表现得对于当年逼迫刘据的事情有些后悔,那么,作为后来奉命镇压了刘据的人,刘屈氂自然是首当其冲。

在这样的情况下,也难怪刘屈氂生出了异心。实际上,刘屈氂不仅答应了李广利,他还跟刘旦那边也勾结上了。毕竟,刘屈氂自觉自己是个挺明智的人,李广利老实说,也就是摊上了个好姐姐,要不然,以他的才能,别说是做将军了,做个底层的小吏,大概都要经常出岔子。所以,刘屈氂觉得,李广利不靠谱。最重要的是,刘髆不靠谱,这位其实没多少争位的心思,他是个得过且过的,昌邑是个好地方,虽说地方不是很大,但是那里很富庶,刘髆在那里混得很不错,他对如今的生活其实很满足,所以,指望他一下子从一个混吃等死的诸侯王,变成奋发进取的皇太子,那不是开玩笑嘛!

相比较而言,刘屈氂跟刘旦其实早就有交情。刘屈氂以前在涿郡做郡守,涿郡就在燕国那边,因此,刘屈氂那时候就跟刘旦有了一定的交情,甚至还跟着刘旦,做过一些不是那么很合法的买卖。虽说一直以来,长城边境走私贸易从未断绝,但是,是否有官方的介入还是有区别的。普通人最多走私一些粮食和少量的铁器,而若是有官方插手,那么走私的东西无论是品种还是数量,都会很可观。

刘屈氂作为刘胜的儿子,虽说也得以封了侯,但是空有一个列侯的名头,实际上名下就没多少食邑,虽说不至于穷得叮当响,但是作为列侯,想要保持相应的排场和面子,收入就很不足,而且还有个酹金,前些年因为酹金的事情,一大批的列侯被除国,之后,这些列侯自然不敢在这事上怠慢,每次敬献之前,都要反复检查成色和分量。但是,这些都是钱啊!一个列侯,若是封地经营得不好,一年顶多也就是几百金的收入,很多时候甚至还没有,像是那等两万户的顶级列侯,一年的收入大概也就是一两千金。除了这些固定的开支之外,他得有政绩,要扬名,才能进一步往上爬,所以,他就需要更多的钱财。但是,他得保持一定的清名,免得被那些御史抓住了把柄,普通的贪赃枉法肯定是不行,何况,涿郡也是个穷地方,你就算是想要刮地皮,也刮不到多少油水,所以,顺理成章地,刘屈氂就跟刘旦勾搭上了。两人本来就是堂兄弟,合作的时候更是以兄弟相称,有了共同的利益,两人之间虽然在外人看来关系平平,实际上一直保持着相对密切的联系。


页面连接:http://www.matcon-cone.com/book_0_qpqcq/qvihivhf.html

红薯小说网 星空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烟雨红尘小说网吉林省柏盈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