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长而凄厉的惨叫声充斥在台儿庄的城头,那是被日军发射的炮弹炸中的,刚刚还在甩手雷的中国士兵.

爆炸的烟雾里,弹片四散飞射。从来没有经过良好训练的他们,并不知道该如何躲避这样凶猛的炮火。

伏在城头瓦砾里的浓眉大眼新兵,这时尽力蜷缩着着身体,嘴里喃喃的乞求着佛祖的保佑。

“好,炸的好……”

适才被手雷轰撤退的日本步兵,这时在他们隐蔽物后面,看着城头上的火光高声的叫着好。他们恨透了城头上的人,不知道他们哪里来那么多多手榴弹。

刚刚的手雷雨,让这些退下来的日本士兵,直到此刻还感觉到心有余悸。城头上那些中国士兵,他们扔的就好像不是手雷,而是石头一样。给人的感觉就差掂起箱子往下倒了。

刚刚的手榴弹雨,给他们造成了相当数量的伤亡。也是他们自从与中国军队开始交战之后,第一次遇到中国军队如此凶猛的“手榴弹雨”。

也是,陶土手雷比起这时中国通行的手榴弹,那实在是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武器装备。

李宗仁拿到设计图与说明之后,就按金涛的说明组织起了生产。他通过政府广泛发动了乡村里的乡民,给所有生产者发了一个木头模子,就能快速大批量生产外壳。说白了会打土坯的,就会用陶土与铁砂制造外壳。

集中起来一烧就是土瓷外壳,加上拉发引信与炸药就是手雷。

要说制造周期,那比木柄手榴弹快10倍也不止。毕竟这一次李宗仁发挥了中国最大的优势——人力,而且只要有土有柴禾的地方,就烧得出土瓷器。瓷器与火药,那是纯粹的中国特产,要多少有多少。李宗仁也就是要附近几个县里的农民们制造外壳,他自己组织人用大窖炼制,然后加装引信与炸药。

试想想看,这样的生产规模与流程,如何不会形成城头的“手雷雨”。短短的两个来月时间,李宗仁手里握了300万枚手雷以及另外200万枚“冰雹人员杀伤弹”。

甚至如果不是炸药供应不足,这些东西的数量还得翻番。这时李宗仁唯一后悔的就是,没有听金涛的话,用颗粒火药填装手雷。虽然那样威力小点,但他手里这种武器的数量,可能还会再翻几番。

也许有人会感觉到奇怪,凭什么可以制造如此数量的武器。

看过上面的生产流程,请诸位相信陶土手雷工艺的简单。而李宗仁所所做的,不过是动员了附近几个县里的成百万的百姓们。在那些粗糙的手里,这产量实在不值一提。

倘若他听了金涛的话,用黑火药装填手雷,那数量还得翻最少5~10番。如果能够及时改造制砖机,进行机械化生产,因为工艺流程的简单,那数量就不大好估计了。

只能猜测一下,倘若引信与炸药的数量足够的话,翻个100倍如何?

当李宗仁拿到第一批陶土手雷的时候,他惊讶的看着那瓷器的外壳,甚至还专门使劲向地下摔了几下。谁能想到,添加了麻的陶瓷,其强度与韧性提高了三倍还不止。

李宗仁不是什么学者,这时往往食不裹腹的中国人,一向也不大重视这些事物的特性,并进而了解到其科学的一面。之所以在这里提一句,诸位将来看到蚩尤军的手雷,就会明白为何要这样说!

随着炮击结束,在城下隐蔽着的日本士兵,再度蜂拥向城墙上坍塌的缺口。

与他们一起行动的,还有靠近支援的日军坦克,坦克上的机枪与火炮对着城头上的中国守军拼命进行压制性攻击。

而城头上的士兵,这时他们按照预先的计划,拖着掩体的麻包跑上去修补城墙的缺口。

“呯呯呯……”

城下日本士兵射击的子弹,立即就发出“咻咻”的声音飞过这些勇士的身侧。一个士兵倒下,另外一个士兵补充上去,继续拖着那血染的麻包弯着腰,拼命奔向被轰塌的地方。

“这仗他.妈不能再这么打了,告诉城头上的人,都别去填缺口。小鬼子敢从那儿冲,拿手雷使劲给老子擂他们。告诉他们,老子这里几千箱手雷放在那儿,等着他们往完扔呢!”

团长王冠五冲着手下通讯兵喊叫着,看着城头上那在火光形成的红色烟雾里闪动的身影,他改变了作战命令。他是池峰城的31师里的加强团,负责整个台儿庄的坚守。

眼看着战斗刚刚开始,城头上的布置的一个营就受到如此沉重的伤亡,他感觉到有点愤怒的同时也有些后悔。是啊,西北军似乎从来没有得到过这样充足的补给,因为他的师长在这一次所有的坏消息里只说了一个好消息,那就是手雷敞开供应。

守城司令王冠五当然不知道这些“瓷罐罐”从哪来的,他只是感觉自己一下子就变阔了。手雷敞开供应,这对于擅使手雷的西北军士兵而言,实在是再好也没有的消息。


页面连接:http://www.matcon-cone.com/book_0_pfvcf/qqfchzzc.html

红薯小说网 星空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烟雨红尘小说网贼吧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