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 地震发生在下午两点, 黄金救援时间只有七十二个小时。 震后半个小时,附一的院领导和地震局、卫生局取得联系,证实消息后, 立即成立抗震救灾领导小组,部署开展救援工作。 震后一个小时, 全院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休假的、在外的医务人员全数返院, 全体医务人员留岗待命。 采购部门迅速外出, 大量采购消毒液、纱布、口罩等物资。 震后三个小时, 仓库中的救护车全数出动, 医疗物资齐齐装入车中。 邻省开始将灾区的伤员转运到江州市的医疗机构,陆续有直升机降落在附一楼顶的停机坪, 轰隆隆作响。 急诊科门口, 安装上了大型照明灯, 拉起警戒线, 开辟出一道专门绿色的通道,用于运送伤员。 为预防接下来的床位紧张, 总务科工作人员在急诊科门前的空地上, 搭建起临时的蓝色帐篷。 医院大门前, 停着白色的医疗物资保障车, 等候救援医疗队员集齐。 宽阔的场地上, 白衣涌动。 有人送别妻子, 有人送别丈夫,有人送别子女, 有人围观热闹。 有的医生,刚下手术台,就接到加入医疗救援队的通知, 没来得回家,没来及通知家人,拎上医院发放的物资包,带上证件,直接登车。 魏明明带着张跃,挤在人山人海里。 张跃不停往简清的物资包里,塞压缩饼干、矿泉水、纸巾:“师姐,我刚才碰到了胡副,他没空来送你,让我和你说,注意安全,平安归来!” 胡见君还在医院四处奔走,指挥工作。 简清应了声:“好。” 她是胡见君一手带起来的,在他手底下,从一个小医生,成长为一个独当一面的医生。 今天下午,胡见君通知她上前线时,没有多少温情的话语,只是用严肃的口吻命令道:“你是我的学生,你在第一批名单里,你给我到前面去。” 魏明明往她脖子上挂了个平安符:“14床的刘奶奶的家属听说你要去灾区,特地跑去附近的寺庙求了个平安符,要我转交到你手上。” 简清捏了捏平安符:“替我说声谢谢。” 鹿饮溪一声不吭,低头检查医院发放的物资包。 物资包里,有急救包、雨靴、雨衣、帐篷、睡袋、手电筒…… 缺了女性用品。 她跑到负一楼的便利店,买了几包卫生棉,塞进去,刚拉上拉链,就听见了催促声。 医院的党支部副书记,副院长之一,张琴,亲自带队出征,抗着【江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红色大旗,拿着喇叭喊:“同志们,人员集齐,全部上车,准备出发!” “我要走了。”简清戴上口罩,平静地看着鹿饮溪。 鹿饮溪也看着她,千言万语,堵在心里,说不出来。 简清等了几秒,没等到她的话语,伸手,揽过她的肩,抱了她一下,然后利落地背起物资包,登车。 鹿饮溪目送她离开。 她这天穿着一双黑色登山鞋,内套一件黑色速干衣,外套一件长袖白大褂,白大褂上挂着胸牌。 医师资格证、执业证都贴身放到了口袋,以防发生意外,无法辨认身份、单位。 每次出发,最坏的打算,就是回不来。 震后四个小时,傍晚的六点,附一第一批救援人员全部到齐,登车出发,驰援灾区。 他们都是写在医院应急预案名单上,第一梯队的救援人员。 离医院近的,还可以回家收拾一下行李,和家属告别一声。 离家远的,只有零星一两个同事在身后送别。 也有些人,是临时报名,想要第一时间上前线。 到了车上,有人在打电话联系家人,告诉家里人偷藏的私房钱、银行卡密码;有人打电话给同事,交接手上病人的情况;有人一脸凝重,坐在座位上,一声不吭。 张琴书记拿着喇叭:“我们待会要到机场,坐飞机抵达s省j市机场,下飞机后,转大巴车进b县、下乡村,开展救援工作,当地的信号设备毁坏殆尽,没有网络,没有信号,目前还在抢修中,大家现在有什么人要联系的,有什么事情要交代的,趁现在赶紧联系、赶紧交代!” 这话一说,拿出手机的人更多了。 有的人甚至开始写遗书。 这是最后允许他们软弱的时刻,等到了当地,穿上了白大褂,就不再允许软弱。 简清安静地望着窗外。 犹豫许久,她编辑了两条消息,发给鹿饮溪。 第一条:【l市第三医院,主治医生苻鸢,患者阮笙,我的母亲。】 她把她的母亲,托付给唯一信任的人。 第二条:【家里保险柜密码,和我给你的银行卡密码相同。】 所有财产身家,也托付给她。 鹿饮溪看到消息,不再有任何怨怼、难过的情绪,迅速打字回复。 第一条:【收到。】 第二条:【简医生,我爱你。】 始料未及的一句表白…… 仅有几个字,简清却来来回回看了不下五分钟。 盯着看了许久,她望向窗外,露出一个久违的微笑。 * 天色渐暗,陆续有了确切的官方的新闻报道,普通民众逐渐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 一场巨大的天灾,降临在这个世界。 鹿饮溪开着车,漫无目的在市区街上晃荡。 车载广播中,播音员嘶哑着嗓音播报情况:“下午2点,位于北纬xx度东经xx的s省b县发生了7.8级地震……全国各地震感强烈……截止目前,首批人民解放军驻地部队、首批医疗救援队已进驻灾区……交通道路堵塞,请社会车辆勿前往……” 鹿饮溪看向窗外。 抬头,高架桥上,一辆一辆满载物资的货车、救护车、警车,驶向与邻省接壤的d市。 低头,路边绿化带旁,有一座亮着红色小灯的献血爱心屋。 她找了个能停车的地方,下车,走过去献血。 未来几天,血液将成为紧缺物品之一,届时,全国各地的中心血站,都会向社会呼吁爱心人士献血。 她现在不是医学生,更不是医生,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市民。 一个普通人,在大灾大难面前能做的,无非是献血、捐钱……贡献一份微不足道的力量。 因为晕血,抽血的过程,她一直闭着眼。 抽血的护士,安慰了几句,给了她几颗薄荷糖。 她笑着道谢,晕乎乎地走出了献血屋,站在人行道上,有些茫然。 简清走后,她的心中空荡荡的,不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 她看见马路上成百上千辆的出租车,依旧驶往同一个方向,其间混杂了些许私家车。 路口有指挥交通的交警。 她走过去询问:“同志,你好,请问这些出租车都是去做什么?” 交警高声道:“都是去接d市伤员的,小姑娘你快回家去,快下雨了!这边也马上要实施交通管制了!” 鹿饮溪点头道谢,走了几步,缓了缓身体,心中有了个目标。 她启动车子,也加入到出租车队中。 从市区驶向高速,一路上都能看见源源不断的出租车、救护车、警车,闪着应急灯,汇流成河,映亮了整条高速车道。 路边值勤的交警,看着迎面而来的滚滚车流,站定,立正,向所有司机敬礼。 雷声轰鸣,不多时,骤雨倾盆而下,远方天幕一片黢黑,时不时划过几道闪电。 车灯光柱穿透颠沛的雨水,雨水打在车窗玻璃上,砸出一连串劈里啪啦的声响,鹿饮溪看着左右摇晃的雨刷,眉心紧蹙。 大灾后的大雨,对灾区的人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 简清要走的路,不会太顺畅。 鹿饮溪语音呼唤手机的智能助手,打开手机的通讯工具,查看简清的头像。 头像暗了下去。 那边已经没有网络。 鹿饮溪不敢拨打她的电话,怕影响到她的工作。 或许,也已经打不通了。 只好专心开车,随着车流,一同驶向d市。 d市的震感比江州市强烈,不少房屋坍塌,有人被倒塌的建筑砸伤,血流不止;有人从高楼上跳下来,摔断了腿;有人被埋在废墟之下,等待挖崛。 伤势过重,需要医疗设备支持的,送上了救护车,运往三甲医院;伤势较轻的,简单包扎止血,由出租车和私家车运送到离d市最近的医院。 附属二院,省立医院,人民医院…… 直到凌晨三点,第四趟接送伤员时,鹿饮溪才回到附一的医院。 急诊科门口,照明灯全开,亮如白昼。 门口站满了医生,车子一停,就有医生推车过来,小心翼翼将伤员抬入医院。 后来推车不够用,医护人员直接上手背。 “来,小心。” 鹿饮溪认出来其中一个抬人的医生:“明明!” 魏明明这才回过头,看清女司机的面庞,叫了一声:“小鹿!” “你被调到急诊了?” “伤员太多了!急诊快崩溃了!人不够,年轻医生都被调过来了!” 匆匆说完这句话,魏明明无暇理会鹿饮溪,推着病人进急诊。 一晚上不眠不休的长途驾驶,鹿饮溪疲倦得快要睁不开眼,她自知无力再去运送,怕疲劳驾驶出现意外,她把车开回马路对面的公寓,在地下停车场,累得趴在方向盘上,眯了十分钟左右,才回了一点神。她拖着疲倦的身子,上楼,倒在沙发上,挣扎地调好7点起床的闹钟,睡觉。 * j市的机场全部关闭,只负责运送物资、军队、医疗队。 震后第7个小时,晚上九点,附一的医疗队,抵达j市的机场,再从j市机场乘大巴出发,驶向j市到b县的国道。 路上遇上一名姓吴的摄影师和一名姓张的电视台记者,拿着记者证,要和救援队一同前往b县城,张琴欣然同意。 摄影师扛着摄影机,从车上开始拍摄记录画面。 张记者对带队的书记和医务人员进行简单的采访。 车外大雨滂沱,山路九转十八弯,左侧是滚滚江水,右侧是悬崖峭壁,路上余震不断。 不断有岩石、树木、泥块从山上滚落,拍摄和采访被迫中断,所有人都在提心吊胆,摄影师用身体紧紧护住了机器。 大巴车的司机看见峭壁冒出了白烟,连忙踩油门提速,车子迅速冲出这一路段。 下一秒,泥土混着石块从山上轰隆隆滚下,盖过了汽车发动机的声响。 司机惊魂未定:“泥石流啊,差点把命搭在路上了!” 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震灾后常见的次生灾害。 众人回头望,山路已完全被堵住,莫不心有余悸。 又驶了一段路,前方停着几辆绿色的军队物资车。 道路被山体滑落的泥石堵住,车子开不进去。 解放军告诉:“半个山都塌下来了,路都裂开了,没办法开车过去,我们的人爬过去,坐冲锋舟过去。” 有几名解放军在余震中受伤。 医疗队下车,给伤员救治包扎。 还没进入核心震区,已有零星几个人民子弟兵,牺牲在驰援的路上。 张琴和部队负责人协商后,回来通知说:“所有人下车,不拿个人行李、物品,随车的药品,分配到每个人手上,我们先乘坐冲锋舟从水路到一家铝厂,再从铝厂徒步走进镇里!” 简清把物资包里雨衣、雨靴穿在身上,个人物品全部丢弃,塞进大量的药品和小型医疗器械,坐上冲锋舟。 没有携带记者和摄影师,因为没有余力照顾,她们留下跟随部分解放军,留在被堵住的山路前,等待道路挖通,以便日后物资的输送。 不断有山石滚落到江水中,砸出噗通噗通的巨响。 这次没有车顶遮蔽视线,直面灾害,触目惊心。 医疗队队员又冷又累,紧挨在一块,互相取暖,互相鼓励。 半夜十二点,灾后的第十个小时,医疗队下了冲锋舟,抵达铝厂。 铝厂的建筑全部坍塌,幸存的灾民,面无表情,相互搀扶着,向山外走去。 人悲痛到了极点,是没有表情的,他们一个个目光呆滞,欲哭无泪,看见穿着白衣的医护人员,也不知道过来救治,只是茫然地向前走,机械地向外走,迫切地想逃离这个地方。 看见受伤流血的灾民,张琴吩咐队员:“快,给他们包扎一下!” 医疗队给他们分发药品,替他们止血包扎。 越来越多的灾民缓过神来,围过来,请医生护士帮忙处理伤口。 这边幸存的人多是轻伤,医疗队不敢耽搁太久。 张琴和灾民解释:“我们接到消息,b县那边的有更严重的伤员,我们去晚了,那边的人随时会丧命,请大家理解……” 医疗队所有人背着重达30多斤,鼓鼓囊囊的背包,开始徒步前行。 遇水渡水,遇山爬山。 雨后山路湿滑,伴随着余震和滚落的石块,冒着被砸伤、被掩埋和掉入江水的风险,步行五个多小时后,所有人饥寒交迫,双脚被磨出了血泡,脸颊、脖子,被树木划出了血条。 每个人都狼狈不堪,精疲力尽,精神状态接近崩溃,无助而绝望。 快要绝望,因为看不到希望。 看不到救人的希望,看不到回去的希望,随时会死在路上。 凌晨六点,震后的第十六个小时,到了一处开裂的平路,左边没有高山,没有山石、泥石流的危险,张琴让大家停下,原地休息十五分钟。 有的人坐下,呜咽哭泣;有的人躺在地上,昏睡过去。 他们当中,有人有非典抗疫的经验,有人有援外的经验,他们负责安慰鼓励那些没有经验的队员。 简清坐在地上,沉默地喝水,吃压缩饼干,补充体力,然后和队友背靠背,闭上眼睡觉。 作者有话要说:好了,两个人都睡觉了,大家也睡吧,晚安~~~ ps:我只有抗疫的经验,还没有抗震的经验,08年地震的时候,我还在念书,所以是参考了抗疫,请教了办公室某个有抗震经验的前辈,以及看当年相关新闻报道写的。说起来,03年的非典,是我国疾控体系发展建设的里程碑事件,08年的地震,是我国重大灾害应急救援体系完善的里程碑事件,08年以后,医学生都需要学习一门灾难医学。早年的磨难,早年的牺牲,为之后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 * 感谢在2021-04-24 04:14:01~2021-04-27 00:02:4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沐染 1个;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七月未末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夜阑星野薄荷茶、怕是石乐志 40瓶;579 28瓶;七月未末 25瓶;自我消融、温水 20瓶;老白 15瓶;21848458、墨言勿轩 10瓶;墨鸢霓 6瓶;今天筝扬更新了吗 5瓶;きこりは木が白い.、远鱼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页面连接:http://www.matcon-cone.com/book_0_hffvp/fvvfpzbq.html

红薯小说网 星空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烟雨红尘小说网啃书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