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app2();

read2();“西湖烟雨茫茫,百顷风潭,十里荷香。宜雨宜晴,宜西施淡抹浓妆。尾尾相衔画舫,尽欢歌无日不笙簧。春暖花香,岁稔时康。真乃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世间美景,少出西湖之右,当年完颜亮只为一句“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欲睹西湖风光,便大举兴师南侵,足见西湖名声之噪。元祐五年,大文豪苏东坡出知杭州,率领百姓在西湖清淤筑坝,兴建苏堤,极大提升了西湖的观光性,文人墨客前去一览西湖者趋之若鹜。世人言西湖:四面荷花三面柳,言杭州:一湖春水半湖城,真是把杭州与西湖之美道尽矣!

却说自端平年间蒙古入侵以来,宋国连年征战,江北民不聊生。朝廷却屡屡更换边将,朝令夕改,轻视武人,宋国将士虽奋力抵抗,也是败多胜少。自余玠死后,西川战事连年恶化,两淮和荆湖也捉襟见肘,时人痛惋不已。

暂且不提前方战事,只说这年是宋理宗宝佑二年,公元1254年,大宋三年一次的开科取士在临安府举行,天下士子纷纷赶赴临安,以求金榜题名,临安城自是热闹非凡起来。

自继先泉州辞官,已有时日,金门杨氏一家与继先也已多年未见。是时,杨明昌带着杨亮节和杨海心前往临安,让杨亮节参加今年的科考。那杨亮节本是书香传世,有杨明昌亲自指点,又是勤奋好学之辈,竟一举高中榜魁,得了进士头衔。按大宋惯例,凡士子取第后,进宫授衔,然后结伴庆贺,或等台叙论,或游兴抒怀,或青楼唱咏,总要弄出许多名堂来。

这日,杨亮节授衔出宫后,心情欢畅,便带着小妹杨海心同去西湖游玩。此时西湖边上绿柳成荫,鸟语花香,长堤拥翠,碧波荡漾,游人络绎不绝。远山之青黛欲出云霄,近溪之幽源隐蔽深林;十步一景,变幻无穷;百步一观,连绵不尽。

海心许久未出家门,见到西湖景色美不胜收,欣喜不尽,便撺掇着亮节道:“哥哥,西湖风景这么好,咱们要多玩会再回家,我好久都没出来过了,天天闷在家里,好没意思,要不是哥哥中举,爹才不肯放我出来呢。”

亮节虽然担心父亲挂念,却经不住海心纠缠,便答应下来,“爹是关心你,女孩子家整天想着往外跑,多让人不放心。难得你这么高兴,咱们就晚一会儿。”

海心喜不自胜,“哥哥,咱们去苏堤吧,听说那里最漂亮,也领略下东坡先生的风采。”

亮节道:“东坡先生修苏堤是为蓄水而用,哪里是为了让后人游玩?”

“哥哥真扫兴!”

“好好好,你说去哪儿就去哪儿。”

“这就对了!”

二人说说笑笑,畅谈着一径向苏堤走去。

此时正值春深,堤上杨柳垂岸,随风飘摇,夹岸桃花沾水盛开;长堤横卧平湖,像一条绿绸将湖水一分为二,大的湖面在春风的抚摸下波光粼粼,小的湖面则波澜不惊,倒映着绿柳红花,格外鲜明。堤上游玩的人比其他各处都要热闹,有的临湖垂钓,有的柳林嬉戏,有的赏花吟赋,不时还有货郎穿梭叫卖。海心一直生活在海岛上,从未见过这么热闹的场面,看到什么都是稀奇的、新鲜的,活像一只刚放出笼的鸟。

亮节道:“海心你慢点,我都追不上你了。”

海心笑道:“憋在家里太无聊,外面真好玩,你快点,看!前面的景色更漂亮。”海心便走便指着前方。

亮节大步紧跟。

二人正说话间,忽见前方不远处的柳树下站着一位青年,迎湖而立,被柳枝遮住半身,看不清身段面貌,只隐约听得有笛声飘来。游人来来往往,青年似乎全无觉察。

海心好奇,悄悄凑上去,伸着头打探。只见那青年身材瘦高,一身藏青绸袍,腰挂一把长剑,正手握长笛忘情吹奏,笛声随风飘荡,声音中似有一种淡淡忧伤。

海心细细听着,忽然觉得身影很熟悉,情不自禁道:“莫不是继先哥?”

笛声戛然而止,青年收起笛子猛一回头,一脸惊诧,“海心,亮节,是你们?”

亮节也觉得难以置信。海心忙拉住继先问道:“继先哥,你怎么在临安?”不由继先回话,海心又道:“没想到真是你,真是太巧了!”

继先很兴奋,但被海心一直拉着,人来人往的,感到有点不自然,“我是前几天才到的,你们什么时候来的?杨大叔来了吗?”

亮节向海心使了个眼色,海心羞红脸,放下了手。亮节道:“父亲来了,我们住在岳王胡同里的善德客栈。听说李大哥去了重庆,这会子却在临安,莫非有事要办?”

继先欲言又止,眼神失落,望了眼远处的湖水,平复一下心情,然后道:“余大哥死后,我随灵一起离开了重庆,后来回京口老家,和爹娘待了段时日,本欲就此陪伴二老一生,父亲非要劝我出来求取功名,我不想违了父亲的意思,就来临安了。”

亮节道:“你去没去真州和随州?听说李庭芝大人和张世杰将军很受朝廷赏识,要提拔呢。”

继先轻轻摇摇头,淡淡一笑,“大哥和三弟是有宏图大志的人,我自在惯了,没去打扰他们。离开京口后,我去了趟金州,看看王坚兄弟,待了大概三个月,算算余大哥的祭日快到了,就回临安来给他祭奠。”

亮节叹息道:“余将军死得可惜!哎!”

海心插道:“不是可惜,是可恨!谁不知道余将军是被朝廷奸臣逼死的?”

亮节赶紧止住海心,“你瞎掺合什么,万一传到朝廷耳朵里,要治罪的。”

海心不屑道:“哥哥怕什么?难不成得了进士就得处处小心?你这样偷偷摸摸的,也太憋屈了。”

亮节被海心一说,颇有尴尬之色。

继先劝解道:“海心妹妹性情率真,亮节不必不必放在心上。”转而又问:“亮节中了进士?因今年放榜时我没去看,所以不知有此喜事,真是可喜可贺。”

亮节谦虚道:“还得多谢李大哥当年指点。前日一早,我们同榜进士一起进宫参加殿试,面见了皇上,过几日就要授官职了。”

继先喜道:“我要为你庆贺一下,走走走,咱们一同到望湖楼上喝几杯。”

亮节道:“好!难得李大哥有兴致,咱们就去坐坐。”

于是,三人一同向望湖楼走去。

望湖楼建在西湖断桥边上,是观西湖烟波的好地方,周围绿柳垂波,碧瓦参差,真是半边云山连飞檐,一湖春波收眼底。继先三人来到楼上,靠窗坐了下来,要了几个小菜,叫上两壶绿酒,边说边喝边赏美景。

继先举杯贺道:“亮节虽不善言谈,但做事谨慎,心性秉直,你素有大志,来日必成国之栋梁。来,我敬你一杯!”

亮节举起杯子连忙道:“李大哥谬赞了!我倒是羡慕你的自由清闲。来,咱们一起干了!”

二人一饮而尽,海心忙拿起酒壶,“继先哥,我给你倒酒!”

继先微微一笑,道:“当年,苏东坡的《望湖楼醉书》让此楼名动江南,咱们今日有幸在此楼上一饱西湖胜景,真是快哉!”

海心接过话,吟道:“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我也爱东坡先生的这首诗。咱们现在都来到楼上了,你们俩都是大宋的开榜进士,何不在此吟对几句?也不负了这天光美色。”

继先一听,心血来潮,忙道:“海心妹妹的提议甚好!”

亮节谦道:“苏学士乃我朝文坛泰斗,怎敢在他题吟之处班门弄斧?还是谈谈学问吧。”

继先道:“不过随兴吟对,何必如此拘束?”

海心也道:“哥哥真扫兴,老是天天一幅道学家的样子。”

继先见状,只好道:“那咱们就谈谈学问吧!说点什么呢?”继先想了想,接着道:“当今圣上以朱熹为宗,尊崇理学,把理学纳入科考,亮节对此有何看法?”

亮节道:“朱子学问是人间至道,天理、人伦都有论述,非圣贤不能匹及,圣上这是明道弘法、教化万民之举。”

继先道:“依你所知,哪朝哪代学问道理之说何时最为繁盛?”

亮节道:“列国时期百家争鸣,各派鼎立;魏晋十六国时,儒释道合流,玄学盛行;我朝儒学大胜,各家枝繁叶茂;我以为这此三代学问最为繁盛。”

继先问道:“别的不说,单论我朝,自仁宗朝起,至神宗皇帝,关学、洛学和蜀学争锋,其间理学大胜,相继有周敦颐、张载和二程迭起;其后王安石新学凭借变法,被强行推行到科举考试中,以三经新论为士子必读之书,于是各家偃息不振,深为时人诟病。王室南渡后,又有吕祖谦兴婺州,陈亮兴永康,张栻兴潭州,朱熹兴建州,陆氏兄弟兴抚州,这期间学问繁茂,各派争论交锋,前有朱陆鹅湖之会,后有王霸义理之争,颇为大观。为何?皆是为政者并不因一门一派学问之好恶而肆意打压它派学问。然而现在,皇上却独倡理学,排挤和打压其余学派,以致普天之下皆是朱子之道,岂不是阻断学问发展之举?”

亮节道:“朱子之道直承夫子学说,又将夫子未能阐发的道理论述尽至,皇上又对朱子之学奉若宝典,独尊其学说也是理所当然。”

继先道:“朱子之道自然是大道,我也是读朱子学说长大的,只是用权力来抬升或打压一种学说是不对的,应该让世人去选择。若凭当权者的喜好刻意抬升一种学说,强行让天下读书人都去信奉,倘若一但王权易手,则被其推崇的学问多半也会遭到打击,那时该学问不也成了王权斗争的牺牲品了吗?”

海心不住点头,“我觉得继先哥说得对,刚才我们在湖边玩的时候,开满桃花、迎春、红梅,可要是只有一种花,没有别的陪衬,恐怕就没那么漂亮了。”

继先点头道:“正是这个道理。”

亮节无言以对。三人在楼上坐了约莫一个时辰,亮节见天色不早,怕父亲挂念,便要回去。海心让继先和他们一块回善德客栈,继先推辞天晚不宜再打扰杨明昌,说次日一早去拜会。于是三人辞别下楼,各自回去。

且说上次旧话,南会派人去临安盗取《乾坤水战图》后,此图被方仁调包换走,本欲交给兀良合台训练蒙古水军,以备来日灭宋之用,不料在泉州城外的妈祖庙丢失,机缘巧合,被继先得到。其后蒙古在两淮出师不利,为大宋水军所制,于是更欲重寻《乾坤水战图》,兀良合台认为临安皇宫中一定藏有副本,便让飞山沙狐曹翼同漠北双雄查木达和粘合儿重去江南,会齐方仁后,再去皇宫偷图。

南会人马遍天下,蒙古派暗探到临安的消息很快便传到岳州,南会虽不知其意图何在,但却知道他们此行定然图谋不轨。是时,杨天问便立即让衣冠堂堂主左宝书、编纳总掌王智和百艺堂堂主史嘉禾前去临安阻止其阴谋,并顺便打探宝图下落,又让船运总掌白礼前往建康府坐镇,集合建康和扬州人马以防蒙古大军偷袭江南。

左宝书三人领命后,随即向临安赶来。左宝书等人赶到临安时,正置临安放榜,便趁着京城喜庆也跟着热闹了几天。

话说就在继先与海心、亮节苏堤相逢的这日傍晚,监察御史丁大全秘密前去右丞相董槐府中拜访,董槐虽厌恶丁大全为人,不知他此来为公为私,但因同朝共事,不好拒绝,便让他进了府。

丁大全谦恭道:“丞相朝政繁忙,为国事操劳,下官难得有机会同丞相一叙。”

董槐道:“丁大人客气了,皆是替朝廷尽心尽力,这么晚了来我府上有什么事吗?”

丁大全道:“没什么大事,下官与丞相同朝多年,却很少闲叙,下官素来敬仰丞相,今日是特意看望丞相的。”

董槐见丁大全厚颜阿谀,想到他与谢方叔等人合谋陷害余玠之事,对他更加厌恶,便道:“我朝有规定,官员不得私交,你来看望老夫,老夫不胜感激,若是被人参上一本,岂不误了丁大人的前程?赵葵和余玠之事就是前车之鉴。”

丁大全知道董槐实则批评自己,便岔开话题,“下官听说前方战事好转,多亏丞相统筹有方。”

董槐道:“西川战事连连吃紧,前日来报说利州路被蒙古攻陷了三城,何来战事好转?”

丁大全便趁机道:“国家危难之时正需用人,下官一心报效国家,却无伸展之地,现在朝中参知政事一职空缺,下官欲效力朝廷,不知丞相可否向皇上举荐?”

董槐冷笑一声,正色道:“我说丁大人怎么会无缘无故来找我,原来是想让我帮你求取参知政事。参知政事乃副相,需是大才大德之人方可担任,岂是由我操纵?董某无能为力。若丁大人没有其它事,就请回去吧。”

董槐只得羞愤离去。

夜色渐暗,丁大全乘轿从董府离去,一路谩骂不停。亮节和海心正从望湖楼回善德客栈,恰好和丁大全的轿子擦肩而过,亮节见是官轿,便拉着海心避让,海心听到轿子里骂骂咧咧,口无顾忌道:“里面怎么骂骂咧咧,跟个怨妇似的。”

不想这一语却被丁大全听到,丁大全掀开轿帘一看,便命落轿,道:“刚才是谁说的?”

亮节忙上前赔礼,“小妹口无遮拦,请大人见谅!”

丁大全本就有气没地方出,想要拿他们泄愤,但定眼细看,见海心姿色不凡,略有心动,于是道:“天都快黑了,在街上闲逛什么?”

海心道:“你不也逛着吗?”

亮节连忙拉了下海心,“休要胡说!”

不等亮节回话,丁大全问道:“你们做什么的?莫不是出来混跑的?”

亮节连忙回道:“我们是来临安参加科考的,晚生杨亮节,这是小妹,我们正要回客栈。”

丁大全听后,想了下,道:“你就是今年二甲的头榜进士金门杨亮节?”

亮节道:“正是!”

丁大全听是新科进士,便欲拉拢新人,走下轿,脸色由怒转喜,上前拉着杨亮节的手笑道:“原来是新科进士,老夫是监察御史丁大全,请到老夫府上坐坐!”

亮节并不了解丁大全,只觉时候不早,便婉辞道:“多谢丁大人看重,晚生感激不尽。只是我们出来一日,家父多有挂念,天色已晚,不好再去打扰大人,改日定当登府拜访。”

丁大全又瞥了眼海心,海心见他面色险恶,不想理睬,扭过头去。

丁大全对亮节道:“令妹好生姿色!”思虑一下,打起鬼主意,“进士头衔可不是那么容易得的,天下读书人白头皓首苦读一辈子能有几个取得?可要好好珍惜。你还未入朝供事,不知朝中险恶,要想以后仕途无忧,还需傍好大树呀!”

亮节不住点头,“丁大人说得是。”

丁大全又道:“若你愿意,以后老夫可在朝中多为你说上几句话。”

亮节感激不已,忙道:“亮节何德何能,敢劳大人提携?不知如何感谢大人。”

丁大全客气道:“老夫看重你的才能,不过要是我们能结为姻亲,你以后的仕途可保无忧。”

海心心头一怔,亮节疑惑不解,“亮节不明白大人的意思。”

丁大全笑道:“这个嘛,还需令妹成全。”说着便看向海心。

海心聪慧,早已看出丁大全心生歹意,便心起怒火,向后闪了一步。亮节也猜出七八分,惊了一身冷汗。

丁大全又道:“老夫内人早逝,房中缺人料理,若亮节肯让令妹到我府中,我绝不亏待你们。”


页面连接:http://www.matcon-cone.com/book_0_frivh/rczbpvfr.html

红薯小说网 星空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正经小说网耽美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