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app2();

read2();“启禀相爷,门外陈宜中求见。”

“速请!”贾似道一听管家报陈宜中前来,喜出望外。

“哎呀,总算把与权盼回来了,这几年你在建昌军受苦了。”贾似道拉住陈宜中的手,殷勤地往屋里牵,“来来来,与权快坐!”又向外喊道:“来人,把我珍藏的上等岩茶沏上。”

陈宜中不敢坐,连连作揖,“下官何德何能,敢劳贾相如此相待?”

贾似道认真道:“你是太学生的领袖,是士子的楷模,若是你不敢,何人敢?”

陈宜中苦笑道:“惭愧惭愧!贾相莫要再提前事。”说着,二人同坐了下来。

说话间,茶上了来,贾似道让陈宜中品尝,一脸同情的表情,“与权前翻带领太学院的人一起围堵宫门弹劾丁大全,那时何等气魄!何等豪情!贾某十分佩服。只可惜你们被丁大全先下手,免职外放。”然后又假装高兴的样子,“不过总算皇上恩德齐天,你等逢遇时机,本相知你们是国家大才,特向皇上推荐你们入朝,皇上已经准了,恢复你们的太学生资格,并且免试直接入朝为官,这真是可喜可贺的事呀。”

陈宜中连忙向贾似道叩谢,“若非贾相进言,我等恐再无出头之日,贾相对陈宜中有再造之恩。”

“与权快起!”贾似道扶起陈宜中,“当今国事不宁,朝事复杂,边患不息,民众多有怨言,你从建昌军回京的路上,可曾听到百姓对朝事有所议论?”

陈宜中道:“一路行来,听百姓对相爷治下的朝廷称赞不已,只是。。。。只是对朝廷抗蒙退敌之事多有微辞。”

贾似道奇道:“百姓对此有何非议?”

陈宜中心知百姓所议论者乃贾似道议和之事,此番和议恐又演绍兴和议前事,怕是要割地赔款,陈宜中明白和议是贾似道之意,若如实讲,定会惹贾似道心中不快,便道:“小民之言能有何见解?不过饭后闲谈,人云亦云,不听也罢。”

贾似道知陈宜中有意不说,多少也能猜出十之八九,便不强求,于是道:“不知与权对宋蒙战时有何看法?”

陈宜中思虑下,迎合贾似道之意道:“大宋连年征战,劳民伤财,百姓渴求太平,若是一直打下去终究不是个利国安民的法子,以下官看,对蒙古之策当以和为上。”

贾似道起身道:“与权之论甚合我意,实乃国之长策。”

陈宜中忽然谨慎问道:“贾相,下官可否斗胆问一事?”

贾似道道:“但问无妨。”

陈宜中道:“贾相是否暗中派人到和林去了?”

贾似道顿时沉下脸色,“你听何人所说?”

陈宜中连忙道:“贾相无需隐瞒在下,我来就是要告诉贾相赶紧做好准备。”

贾似道不解其意,疑惑道:“什么意思?”

陈宜中解释道:“贾相私自派人去和林之事杨亮节和李继先已经知道,他们正要联合朝官弹劾你呢,属下担心,担心他们会把。。。。。。会把。。。。。。”陈宜中不敢说了。

贾似道催问道:“会把什么?你说!”

陈宜中胆怯道:“担心他们会把贾相私自与忽必烈议和的事揭发出来。”

贾似道一听,“他们怎么知道此事的?莫非他们也要来拉拢你?”

陈宜中点点头,“贾相还是早作准备。”

贾似道沉默良久,“我知道了。我只问你一句话,你可否愿与本相同道?”

“原为贾相鞍前马后。”

“很好,这样吧,还是先委屈你一下,暂时去做绍兴府推官,这样就可以躲避他们拉拢,又不被他们看穿,过些时日再迁你回朝。”

陈宜中叩谢道:“一切听从贾相安排。”

这日朝会,杨亮节向理宗递了奏本,折子中是弹劾贾似道欺瞒朝廷私自与忽必烈议和之事。理宗看后惊愕不已,向贾似道质问道:“师臣,杨亮节与程元凤等人联名弹劾你,说你在荆湖前线私自与忽必烈议和,果真有此事?”

贾似道心中早有准备,泰然回道:“皇上,臣就是有再大的胆子也不敢欺瞒你,说臣与忽必烈私下议和,有何证据?杨亮节与程元凤皆不曾到前线,职务所辖之事又与军事不相干,如何得知前线之事?”

杨亮节回道:“谁说无凭无据?李继先和江万载就是最好的证人。”

贾似道冷笑道:“这话实在不通,若我确实私会忽必烈,江万载身为参议怎会不上奏?李继先身在西川,又怎么会知道荆湖之事?”

理宗听后也颇为赞同。

亮节正要分辨,贾似道赶紧用话语拦住,步步紧逼道:“皇上,臣不敢说为了朝廷扶危救难,但也呕心沥血,操碎肝胆,可到头来竟被人这样诬陷,臣何以立于朝堂之上?”

程元凤气愤道:“是非对错、忠奸善恶自有天知道,我们虽然一时拿不出把柄,但你的丑行早晚会暴露。”

贾似道道:“程大人,你仗着皇上宠信就目无朝堂,你以为皇上会对你一容再容吗?”

此时,理宗因贾似道退敌对其倍加信任,便向程元凤道:“程爱卿不可随意诋毁师臣,朕不治你诽谤朝臣之罪已经是宽待于你,你且退下。”

程元凤很是憋屈,愤愤退到一边。

贾似道道:“皇上,杨亮节与李继先私交甚密,保不准他折子中的诽谤之词都是从李继先那里道听途说而来,且杨亮节和程元凤他们暗中联通,大有结党之嫌,皇上不可不警惕。”

张世杰连忙道:“皇上,此事与李继先绝无关系。李继先一向不愿为官,岂会掺和朝事?杨大人和程大人皆是光明磊落之人,想来应该没有结党之嫌。”

贾似道忙反问道:“张将军,你这是在为自己的兄长开脱,你怎么知道杨亮节和程元凤就是光明磊落之人?你的意思是本相不是光明磊落人?”

张世杰此时并不想与贾似道作对,他知道眼下贾似道一手遮天,只能道:“不,下官不是这个意思。”

理宗问道:“张世杰,你刚才之言,杨亮节他们有没有结党之嫌?”

张世杰结结巴巴道:“臣。。。。。。臣不知道。”

杨亮节瞥了眼张世杰,张世杰心虚。

贾似道道:“皇上,今日之事绝不能草草处置,否则臣之威信何在?以后何以率领朝堂?”

理宗道:“杨亮节,你不该毫无凭证就轻信他人之言诬陷师臣,身为朝臣,怎能如此言语轻率?看来你还是太年轻,需要到地方历练,朕让你去庐州,你可愿往?”

亮节双眼一闭,“臣不敢不往。”

理宗又道:“至于程元凤。。。。。。程爱卿虽然有错,但念在他年老体弱的份上。。。。。。”理宗想保留程元凤,说了一半扭头征求贾似道的同意。

还没等贾似道开口,程元凤叩头道:“皇上,臣老弱多病,眼耳浑噩,不堪再侍奉皇上,且臣已数十年没有回过黄山老家,思乡情切,恳请皇上准臣告老还乡。”

理宗着实不忍程元凤离朝,贾似道见理宗一脸不舍的样子,便道:“皇上,虽然皇上不舍程大人离去,但程大人年过六旬,念在他侍奉皇上几十年的份上,也该全他思乡之念。”

理宗哪里知道程元凤之所以告老还乡实是不愿与贾似道同朝为官,被逼无奈之举,理宗只好道:“既如此,朕就准了你,朕会派人一路护送你回到黄山。”

程元凤起身道:“臣谢过皇上。”

散过朝后,太子赵禥喊住贾似道,“舅舅,你贬杨亮节出朝是不是太过了?”

贾似道奇道:“太子爷,你怎么帮着外人说话?杨亮节纠合朝臣参奏我,这么做已经算便宜他了。”

赵禥笑颜劝慰道:“舅舅别误会,我怎么可能会帮他?只是这样一来你就与他明着为敌,我还怎么好跟他结亲?”

贾似道奇道:“跟他结哪门子亲?”

赵禥鬼鬼祟祟道:“舅舅不知,杨亮节有个妹妹叫杨海心,长得水灵精的,自从那次在断桥见她一面,日日难忘。”

贾似道正色道:“太子还是死了这份心吧,我不会同意的,皇上更不会同意,杨亮节寒门出身,他杨家哪有资格配与太子结亲?”

赵禥央求道:“舅舅,求求你了,外甥对杨海心朝思暮想,一定要娶到她。”

贾似道仍然不同意。

赵禥假装生气道:“当年母妃离世时托舅舅好好照顾我,可是舅舅连外甥心爱之人都不让娶,要是母妃在世,绝不会这样做。”

贾似道听他搬出贾妃,只好无奈道:“好吧好吧,既然你如此想要娶她,舅舅就去试一试,但我有言在先,杨家愿不愿意我可就不敢保证了。”

赵禥诡笑道:“凭舅舅的权势和手段,没有办不成的事,杨家同不同意由不得他们。”

贾似道道:“真拿你没办法。太子就在宫里等着我的好消息吧。”说完转身回后殿。

赵禥奇道:“舅舅哪里去?”

贾似道道:“找皇上去呀,如此大事岂是你我能做得了主的,我去请求皇上的旨意。”

赵禥喜道:“是是是,那就祝舅舅马到成功,外甥坐等喜讯了。”

贾似道见了理宗,将太子心意向理宗禀明,又言这桩婚事如何如何之好,说得理宗也心动了,便下旨赐婚,让贾似道前去督办此事。贾似道领着圣旨便赶往杨府传达圣意。

贾似道来到杨府后,杨亮节听说贾似道前来,料知多半不是好事,便让管家传话说自己有事出门了。管家还没走出门,只见贾似道已然托着圣旨闯进大门,一脸谦和地笑道:“本相特来为杨大人送行。”

杨亮节躬身回礼道:“岂敢劳丞相相送!”

贾似道道:“本相为杨大人送来一喜讯,生怕赶得慢,让杨大人错过了,这不,本相家都没回,就直奔贵府了。”

杨亮节猜不透贾似道在搞什么鬼,奇道:“喜讯?呵!我还能有什么喜讯?大不了就是贾相又为下官选了个山遥水远风光秀美的地方安置。”

贾似道道:“瞧杨大人说的,本相可是一直都想照顾亮节的,只是你不给本相机会嘛。”

亮节冷笑一声道:“烦请贾相宣旨吧,亮节在此领命。”

贾似道打开圣旨,道:“诏敕:杨亮节听旨。”

亮节跪听。

贾似道念道:“查金门杨氏之女、原国子祭酒杨亮节之妹杨海心,贤良恭谨,温顺和舒,知大礼,懂仁孝,宜为贵;现太子聪慧明德,查己爱民,致书文,能用才,当承贵。朕特敕杨海心入东宫,与太子结为天地之和。”

杨亮节一听,懵住了,半晌没意识过来。

贾似道合上圣旨,递过来笑道:“亮节还不谢恩?”

亮节呆呆地跪着,贾似道连呼了几声也没反应。

管家上来唤醒他,道:“大人,圣旨,接旨。”

亮节恍然道:“哦!”伸手迟缓地接过圣旨,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贾似道笑道:“亮节既已领了圣意,就当快与家人准备准备,宫中很快就会准备聘礼的,本相告辞。”

“哥哥,皇上有何旨意?”海心见亮节进屋,迎上前问道。

亮节望着海心,支支吾吾说不出话,又看了看继先和杨明昌,连连摇头叹息,一脸无奈和愤懑的表情。

继先看出情况不妙,关切道:“莫不是皇上将你再次贬谪?”

亮节仍然摇头不答话。

杨明昌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既然已经这样了,也不在乎有比这更坏的事情了,亮节,不必如此苦闷,有什么事尽管说吧。”

“是啊,真是要急死人了。”海心催促道。

亮节把圣旨递给杨明昌,“你们自己看吧。”

海心和继先凑上来一起看,圣旨尚未读完,三人已然恍如雷震,杨明昌不住道:“怎么会这样?”

继先哑口失言,僵如木鸡。海心不敢相信,喃喃道:“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我才不要嫁给太子。”然后又道:“太子玩劣,游戏无道,我怎么能嫁给他?”继而责怨道:“哥哥,这样的圣旨你怎么能接?你是要害我吗?”

亮节一脸愧疚,答不上话来。

杨明昌道:“亮节也是没办法,事已至此,我们要赶紧想对策。”

继先忽然冲了出去。

杨明昌喊道:“继先,你哪里去?”

继先头也不回,“我进宫,向皇上直接挑明,就说海心已经许了我,不能嫁给太子,让他收回圣命。”

亮节赶紧跑上去拦住他,“你疯了?你这样做不仅于事无补,还会把事情搞得更糟;再说了,皇宫禁卫森严,没有口谕,你如何进得去?”

继先道:“进不去我就闯宫,看哪个敢阻拦?”

杨明昌制止道:“继先,你冷静冷静,负气的话说说也就罢了,切不可如此行事,果真这么做,枉搭了性命也救不了海心。”

继先激动道:“已经火烧眉毛了,说不定皇宫明天就来提亲,这定是贾似道个奸贼出得注意,我们若是耽搁下去,海心就白白搭了进去。”

海心既不想进宫,也不想继先为她去冒险,陷入矛盾纠结中。

杨明昌道:“继先,你关心海心,我比你更关心,她是我的女儿,我怎么忍心将她送入火海?只是这事既急不得,也不能莽撞,得静下心细细思虑良策。”

亮节也道:“是啊,继先哥,你不要激动,咱们一起想法子。”

海心默默走上前,拉着继先点点头,继先长舒一口气,同大家一道回屋。

四人在屋中坐不安,站不定,一个比一个焦虑、担忧。

亮节道:“现在上书来不及了,况且我已经被外放,不再是朝官,眼下没有资格再进宫,要另想它策。”

继先忧虑道:“江万载和程元凤大人辞了官,朝中都是贾似道的人,根本不会有人帮助我们。”说了一半,思忖道:“我很奇怪太子深居宫中,怎么会突然让海心进宫?”

这时,海心道:“你们不知,太子是认得我的。”

三人一听,大惊,杨明昌问道:“太子如何认得你?”

海心道:“爹,哥哥,你们还记得继先哥入川后我去岳王庙为他祈福的事吗?”

亮节点头道:“记得,怎么了?”

海心接着道:“那次我从岳王庙出来后,去了断桥,本想散散心,谁知却碰到了太子带着一班宫人微服游巡,太子当时就想非礼我,辛亏我用言语堵住了他,不然。。。。。。哎!都怪我。”

亮节道:“怪不得那次你回来后神色不对,原来是这样。”然后又责怪道:“每每告诉你不要太任性,你就是不听,这回捅了个篓子害了自己。”

海心愧疚不已。

继先道:“事已至此,再埋怨也不顶用,这事怨不得海心,是太子心术不正。”

杨明昌道:“圣旨已经接了,怕是回转此事很难。”

海心道:“哼!那你们就忍心把我送进宫?反正我死也不会答应的,大不了就同继先哥远走高飞,谁也找不到。”然后又问继先:“继先哥,你敢不敢带我逃走?”

继先为她舍了命都不犹豫,怕的是一旦他们走后,就让亮节和杨明昌担了违背圣旨的罪名,遭贾似道陷害,便道:“我有什么不敢?我本是江湖漂泊之人,你就是我的唯一,我担心咱们要是走了,杨大叔和亮节就大祸临头了,咱们不能用他们的性命换咱们的幸福。”

海心道:“我知道,我如何肯让爹和哥哥为我们担性命之忧?可是我们还有什么办法呢?”

室内又陷入了冷静,气氛凝重,他们愈加忧心伤怀。

忽然,亮节道:“我看只有照海心说的做,别无他法。眼下时间还来得及,不然一切都晚了。”


页面连接:http://www.matcon-cone.com/book_0_frivh/qvcpiipq.html

红薯小说网 星空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飞速中文网豆豆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