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十一章 野补(十)

在黑石渡下了船,覃国升没有去找旅馆,他知道,这个小地方,即使有旅馆也不可能容纳下自己这一百多号人,在码头边不远找了一块还算平坦的地方安下营寨。撑起帐篷,铺开帆布垫子,天气已暧,这样过夜倒也舒服,当兵的艰苦惯了,能不顶风冒雨就能安睡。黑石渡的保长点着灯笼过来看了一眼,知道是176师的正规部队,不是那些赤卫队保安队的野狐禅,放下心来,让村民担了一些小菜和木柴过来,嘱咐了几句注意火烛之类的套话,收了菜钱和柴钱走人。

这个地方,还保留了浓浓的古意,民风极纯朴,没有小偷更没有窃贼,可以不加岗哨,安然入睡。也有几个村民过来看了看,问他们是不是苏维埃,靳同轩说不是,他们松了一口气,说不是就好,苏维埃爱搞共产,谁家的东西都是苏家的,给也得给,不给就革你的命,如果是姓苏的来了,得回家把鸡鸭粮食藏好。国军就无所谓了,要鸡要鸭都会给钱,遇到有些不太懂得持家的长官,还能卖个好价钱。接着就开始推销自家的土产,有鸡有鸭还有腊肉,莫敌推辞不过,向他们买了五十斤本地土酒,锅里有鱼,盆里有羊,有菜必须有酒,所谓有酒无菜伤肝,有菜无酒伤胃,无菜无酒伤心。

“这里的条件比皖东要差太多,同轩只怕一时还不能习惯吧。”指着帐篷里席地而睡的床,莫敌说。

“慢慢习惯吧。行军途中,能有这样的条件,已经算不错的了!”靳同轩说:“我从军之前,也看识过大军过境,屋掾下,墙角边,能遮风挡雨的就是好地方。我们这里还算不错的了,有河水洗去征尘,有帐篷可隔露水,有山里的野羊肉,有河里的杂鱼肉,还有本地的土米酒,我想不出还有什么不足的。”

“好!适足则能长乐,同轩能知足,定能以乐面对一切。”莫敌笑道。

临时搭起的火灶正冒出红红的火苗,羊肉发出浓烈的肉香。另一只大锅里,处理好的杂鱼正在香煎,据警卫连的炊事兵说,今天晚上要搞一道好菜,煎鱼煮野羊,一定要把一个大大的“鲜”字煮出来。路上,他采了一些别人不认识的野草,据说是本地的香茅,果然,在八角大料的基础上再加上这味香料,弥漫在空气中的味道与往常大有不同。

“好香!”靳同轩抽了抽鼻子,问道。“团座从军十数年,最艰苦的是什么时候?”

莫敌想了想,几次想说,又几次停下,最后来了句:“我很认真的想了想,从军十数年,竟然就没有遇到过什么艰苦!”

靳同轩看了看眼前的帐篷,再看看黑洞洞的山,河水映着灶火的光,闪出一些波纹,那是警卫连的弟兄们在洗澡擦身。天当房子地当床,篝火做饭河洗凉,这样还不够艰苦么!

“如果说相对最艰苦,应该是民国十九年中原大战。北伐到南京后,我在南京呆了一段时间,几朝古都,文化深厚,我去不远处的金陵大学旁听,去明孝陵访古,很是过了一段时间的爽心日子。民国十八年,我随部队从南京返回广西,因为李明瑞,俞作柏倒戈,德公和健公出走香港,我部滞留在湖南境内。蒋委员长明令李俞二人主政广西,我们的粮食补给也由他们负责。谁知道这二人竟然与赤党勾结,一心发动百色事变,早就把我们这些残兵忘记到九霄云外了。没有粮食,没有补给,冬天来了,没有冬衣,甚至连一间不透风的屋子都没有。那一年过年,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过了一个斋年,没有吃到一块肉。”莫敌闻了闻羊肉香,再看到一条条煎得焦干绷硬的鱼,正一条条往羊汤里下,羊汤不多时就泛出白白的一层,有如牛乳一般。说:“此后再艰苦,肉总是有吃的了,河里有鱼,山中有兽,实在没有,找个大户人家,捉老鼠去。”

“吃老鼠!”靳同轩一股恶心直顶上来,也只有广西来的部队能吃这个东西,如果说这个东西也算肉,他宁愿吃素。

有肉有酒,黑石渡码头想清静也难,热闹哄哄直闹到小半夜,才一个个去河边拉尿,沉沉睡去。

一大早起来,继续上路。

从黑石渡走到达师部,那是处于霍山与英山交界处的深沟铺,足足还有一百多里山路,东淠河到了这里,变得小了许多,再往上游,就是漫水河干流,河小滩急,麻埠的帆船不能再通航。从湖北罗田英山经漫水河、上土市到霍山做生意的客商,会采用当地的一种人力小船运输,这种小船载重不过两吨,用竹蒿一点点撑动,速度之慢,难以接受。莫敌不打算再走水路,明天,警卫连全体,负重行军,争取天黑前到达深沟铺,就算是一次强行军训练。

收拾,打包,每人负重多少。正当莫敌和覃国升仔细检查时,只见靳同轩带着卫兵从不远的骡马市牵着几头骡马走了过来。靳同轩把马留下,把两匹骡子交给负重最大的炊事班,对莫敌说:“训练很重要,但是有条件不用也不对。”莫敌看到靳同轩留下一匹马,笑着说:“我忘记了,团里还有你这么一个秀才参谋长,让你一天走这么一百多里,只怕脚上会起泡。”靳同轩把马交给一边的覃国升,说:“交给机要室,驮手摇发电机”笑着说:“那倒是未必,我们做勘测的,走路不比当兵的少。”莫敌有点担忧的说:“这条山路不知道好不好走,从地图上看,已经进入了大别山的腹地,别到时候牲口还成了负担。”靳同轩笑着说,他知道这条路,虽然不大,却是一条古驿道,是从湖北过霍山的商道,行走驮马完全没问题。从黑石渡到漫水河一段因为有水路,旱路显得比较小,到了漫水河,通往英山的路更加宽畅。莫敌笑着说:“忘记了你是搞测绘的,是活地图。”

电报机由专人背在身上,这个东西金贵,不敢放牲口背上,掉地上可不是好玩的。手摇发电机就不行了,带着笨重的电瓶和木头架子的手摇发电机又笨又重,长途行李,不是一般的费事。把手摇发电机放上马背的架子上,两个负责摇发电机的弟兄长长的出了一口气,行军走路他们是最累的,走的时候要抬发电机,停下来别人可以休息,他们立即就要发电。电报机工作必须抓紧每一点时间,如果接收不到消息,部队就会变成聋子和瞎子。伙头军也一样,烧菜做饭的大锅又大又重,走路的时候大家一起走,停下来,别人等着吃,他们还要煮。

靳同轩行军走路,还真不是吹的,不仅跟得上,不拖后腿,还很会走,大步流星,不急不徐,气息悠长。莫敌有点冒汗,把武装带解开,斜背在肩上时,靳同轩还一点感觉都没有,武装带仍然整齐的扎在腰间,小马牌橹子装在小牛皮枪套里,整齐的佩在腰间,一个日军佐官皮包从左肩斜背到右胁,随着靳同轩的步伐,皮包轻轻的掀动。

“这个路的确凶险。”靳同轩说:“难怪前年9月,13师团小野支队有来无还。”

莫敌点点头,一路行来,六万寨、马家山、吴家冲、但家庙、圣人山、团山寨、半边冲、项家台子、鹿吐石铺、打鱼冲等名称一一翻了出来,之前在潜山与韦高振聊天时听说过的故事一点点出现在脑海中,与实地一一对应。

1938年9月,当时还是廖长官主政皖西,13师团小野旅团教导队南浦湘击大队由霍山向西进犯,在文家畈分为二股,一股由南浦湘击亲自率领南向舞旗河, 行至草场河,保安八团和韦高振1051团奉命阻击,双方相持,直至薄暮。另一股由文家畈向西,绕六万寨至马岭尖,欲迂回到扼守黑石渡的一三八师身后。这一路比较悲催,先至落儿岭,被保安五团第阻击,再到鹿吐石铺,又被保安四团阻击,没有到预定位置就被打了回去。


页面连接:http://www.matcon-cone.com/book_0_cfhfc/fpqrprzh.html

红薯小说网 星空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贼吧网啃书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