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十一章 野补(六十三)

杨创奇到达野寨时,小市被土匪袭击的消息才传了过来,梅城一个日军增援中队已经出发,前往小市,与小市原来的伪军连一起,加强对小市的管理。小市之所以成为粮仓,是因为石牌的增兵,改变了梅城日军的计划,与其把粮食先送到梅城再送往平山,不如屯在小市,需要时即可运往平山,平山的日伪军总数已经近千,消耗也相当的大。没有想到这么一来,竟便宜了一个叫马小狮的盗匪。青木联队长认为,粮食虽然被抢走,但是小市作为一个粮仓,仍然有存在的必要,增加防守人数,加强对小市的管理,同时继续在周边收集粮食,满足消耗。

梅城的日军又减少了一个中队,杨创奇微微的松了一口气,梅城只有一个日军大队和一个日军中队,即使向野寨进攻也不可能倾巢而出,肯定会留下一些部队,那么,能够参与进攻的最多不过是两个中队到三个中队而已,凭这两三个中队的日军,即使有三对六臂也不可能打通通往岳西的道路。杨创奇开始理解野补团的意见了,看来莫敌比自己有先见之明,他曾经在潜山做过西六县的联合军事总指挥,对这个地方,他更有发言权。

送别彭伍,杨创奇这一回没有了任何的不愿意,在他看来,彭伍营拿下余井不会有太多的悬念,如果能够再从梅城拉去一个日军中队的增援,那就是喜上加喜。杨创奇看明白了,梅城日伪军的力量就每小一分,进攻野寨的可能性就随之而减少一分,作为在最近前沿的自己,安全性又大了一分。基于这个思想,杨创奇与彭伍的告别也生动了起来。

“打不打得下余井,其实无所谓的。”杨创奇很认真的说:“如果进攻消耗太大,就不要对余井展开正面进攻。”

“为什么?”彭伍不理解了,打就打,不打就不打,这种不打则打,打即不打的手法,一时半会,彭伍有点断路,不是他笨蛋,而是自己的团座大人为什么一反常态,与往日大不相同。

“余井小地方,我估计不能养活一个中队的日军和一个连的伪军,粮食物资肯定要从梅城运去,我们也可以学一学十一游,在日军从梅城向余井的运输方面下手。”杨创奇有点佩服自己,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自己这一招,正是兵法之致胜招。

彭伍瞪着圆眼看着杨创奇,搞不清楚这位是睡着了还是没睡醒,余井,号称三山一水六分田,这个地方不缺粮,一个日军中队一个伪军连,不过是三百来人而已,再加一倍也能养活。他没有说穿,而是点点头,对杨创奇说,他会随机应变,不会拿弟兄们的命去瞎拼。

看着彭伍的队伍渐渐远去,杨创奇回到谷口里的营地,察看阵地的修建状况。

伍廷焕正跟527团的庞凤清营长在争执,庞营长认为,第一需要破坏的就是公路,日军的机动能力在我军之上,只有破坏了公路,才能大大降低日军的机动能力,与我们处于同一档次。伍廷焕认为,我们这里有三个营,还有一个野补团的重火力连,不可能连一条公路都封锁不住。更何况公路是最好的行军指向标,有公路,日军就会沿着公路走,没有公路,对方就会散得一地都是,留下公路,就留下了一个对我们有利的绞杀战场。

看到杨创奇到来,把矛盾上交给他这里,如果是按照平时的思维,这个公路是必须挖断的,但是今天不同了,梅城的日军并不多,加上伪军也多不到哪里去,对方没有坦克没有战车,以血肉之躯与有地利之优的527团攻防,公路对他们来说,不是什么优势,也许还真有可能成为他们的坟场,二话不说,同意了伍廷焕的意见。

这回轮到工兵出身的庞凤清郁闷了,不挖公路,这个工事怎么修,主战场定在何处,纵深如何控制?庞凤清只好去找韦志高,接下来的整体防御工作怎么进行。

送走了527团,谭何易看着空荡荡的指挥部,第一次发现这个用祠堂改成的指挥部竟然是这么的阴森,挂在墙上的老人画像,一个个也变得生动起来。除了随行的三个作战参谋,就是一个班的警卫队,再加上靳同轩一个,大大的祠堂里,阳气明显不足。

谭何易极度无聊,走出祠堂外,信马由缰的沿着潜水往上走,不知不觉来到天龙关。既然到了这里,说不得,进野补团坐坐,莫敌这两天的表现大异往常,正好找时间跟他谈一谈。

走进莫敌的作战室里坐下,谭何易直接了当的对莫敌说:“527团走了,连伍廷焕都走了,留在这里的,除了我,全是野补团的人。天纵,这两天看到你的表现,我个人认为很有问题。作为曾经的老拍档,老朋友,我想跟你开诚布公的谈一谈,也很想知道到底是什么方面出现了问题。”

莫敌笑了,说:“我让他们弄两个菜,我们俩喝点,边喝连聊,行不行?”

谭何易大笑,说:“这个主意好!”野补团有罗卫在管理,前线指挥部有靳同轩在顶岗,喝点就喝点,喝多了也不会误事。

莫敌带着谭何易走向关隘左边的角楼,沿着古老的马道登上墙头,远近风景,一眼尽收。这里地势险要,脚下即是万丈绝壁,身后却有一颗不老古松,松冠巨大,把角楼笼罩其下。角楼顶部是瞭望哨,中空,有窗户可远望幽谷。在天龙关,这里是莫敌最喜欢的一处,平时常取书一卷,在这里闲坐阅读,或者凭栏远望,或者瞌眼小眠。角楼很干净,避风向阳,当中,有一张小方桌,说是桌,不如说是案几更为适当,长不过尺半,宽不过两尺,两张制作粗糙的木制小靠椅相对而置,与案几倒也相配。案几相对,是一张行军小床,床上没有被褥,不能长卧,只能小憩。行军床的边上,是由几个弹药箱搭成的床头柜,柜上,散放着几本线装旧书。

“这里不错!”谭何易坐在木靠椅上,从石窗望出去,俨然一幅山水画卷一般,赞道:“闻松涛而不见针落,看画卷则生动鲜活,在这里坐上一阵,可修身养性,吐故纳新。”


页面连接:http://www.matcon-cone.com/book_0_cfhfc/fpqrpqcc.html

红薯小说网 星空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啃书网牛文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