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这种液压装置比较的简单、容易生产。

安装起来也容易。

比如拖拉机后面吊着一个旋耕机。

手臂下面存在一个液压杆。

接通发动机的动力后,液压杆逐渐伸长,把手臂给越举越高。

需要下放的时候则是给液压杆排液体。

即使打开排液孔排的也会很慢。

于是手臂就慢慢的放了下来,旋耕机也放了下来。

液压装置一天半就试制出来了。

找一辆拖拉机并把传动装置给安装好却花了一周。

这时候春耕已经接近了尾声。

春耕过程中出现了无数的问题。

还有外来原始人触电差点死亡,现在还在养伤之中。

各种机械不停的出故障。

但是有个好处,那就是用的人力非常少,大家都很轻松。

如果用人耕田的话,三个人一天能够耕一亩,两千亩要是想十天耕完,也就是一天两百亩,需要六百人。

现在只用到了四十五人,而且其中三十人只是在帮忙收放电缆,工作内容非常轻松。

有很多人来围观。

这是他们第一次看到农业机械耕田。

工作效率和隆隆的响声很是令这些原始人震惊。

马林去看了几圈,结果被‘四叔’、‘机灵鬼’等人赶回了村子。

”马林抓紧搞你的发明。我们都等着呢。”

于是马林便忙着制造、调试自己的液压装置。

按理说动力组的安装应该比较容易,结果却不停的出各种差错。

所以一周时间才把液压设备装上一台拖拉机。

给拖拉机后面装了手臂,用于吊起旋耕机。

液压杆用力,果然可以把手臂给顶起来,然后旋耕机也会被吊起来。

‘机灵鬼’连连表示惋惜。

“这种设备要是早点做出来,我们耕地会省不知道多少力气。”

这句话并未夸张。

试着生产、改进液压装置花了很久。

比如吊车,有了液压装置之后操作起来容易了很多。

即使电动机关了,高处的重物依然不会坠落,而会悬停;想放下重物的时候只要打开排液孔就行了,放下的速度会非常的缓慢、平稳。

实际上是电动机把液压杆给推的越来越长,而液压杆通过传动装置驱动轱辘。

此外像是叉车、铲车、推土车都可以采用这种方式。

只有挖掘机不好控制。

不知不觉一个月已经过去了。

播下去的谷子和黄豆长势都很一般。

铁炉村如今对原始人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喜欢来转悠的人更多了。

其实小麦成熟可能只需要三个月。

他有两个月时间用于研制联合收割机。

否则就赶不上了。

没有联合收割机的话农忙会真的忙成一片的。

马林其实非常想快点把氢气燃料的发动机给搞出来,采用的是柴油机那种结构。

水力充沛,用水力发电机电解水制造氢气。

然后以氢气为燃料驱动摩托车、摩托艇、螺旋桨飞机,他觉得这样子的生活会非常的潇洒。

他心里对此其实非常着急。

但是联合收割机绝对是件必需品。

春耕后的第一个月用于研究液压装置在各种机车上的应用,导致了联合收割机的研发的落后。

原理已经想清楚了,实物他也见过。

只见过外面没见过里面。

外面也没有看仔细。

如果联合收割机割的不好,漏了,可以由人力上前去处理。

所以不要担忧太多。

最重要的问题对马林来说是,不要卡住、不要漏粮食。

最前面那个螺旋线状的装置以及履带状装置都比较好生产。

由齿轮组把它们给连接到发动机上。

那个风车一般转动的东西,由手臂控制着举起和放下。

手臂可以由很简单的液压装置控制。

风车转动的动力可以由一个单独的电动机提供,这个电动机不需要有多大的力气,重量不用超过十斤,电压也可以控制在三十伏左右,于是就安全很多。

接着是锯齿状镰刀的运动。

它们应该怎么动呢?

一个架子上面有一排固定的锯齿。

它负责把谷子给分开成一列一列的。

其实后面再装个链锯就可以割下谷子的秸秆了。

但是链锯用于伐木,秸秆远没有那么结实。

另一排同样很大、钝的锯齿安装在一个类似履带的链子上面。

履带转动,锯齿跟着快速转动并把谷子给割倒。

履带的动力是一个齿轮,它由后方的一个较远的齿轮通过连杆装置控制。

这样子是可行的。

如果这样子不合适的话就采用另一种方式。

上面这排锯齿装在一个可滑动的管子上,管子套着下面那个架子。

一个曲柄连杆装置加一个齿轮控制着这排锯齿快速的左右移动。

虽然这种设计不够好使,但是确实能使。

那个风车一般的轮子与锯齿、螺旋线装置、履带装置一起能够把带谷穗的秸秆给送入收割机后方的肚子中。

下面就是怎么脱粒的问题。

它的肚子中存在飞速旋转的金属片,足以把谷粒给打飞,离开秸秆,主要是因为金属片那么快,秸秆软不着力,谷粒则是会实实在在的被打飞。

下面怎么分离秸秆与谷粒呢?

马林的想法是它们会一起进入一个很长的通道,一直遇到各种风力,把秸秆、穰吹离谷粒。

谷粒落入贮藏室而秸秆等从一个洞口飞出去。

本来它们一起下滑,横向的风吹着它们,秸秆与谷粒分的越来越开,风非常大。

然后设置一条分界线,谷粒基本上不会越过这条线,而秸秆铁定会越过这条线。

接着设置管道,让谷子落入储藏室,秸秆飞出去。

不行的话就这么来两次。

应该不是很难。

贮藏室则是存在坡度,最深处存在一个向上运动的履带,如同水车一般,能够把谷子给带上去,然后甩出一个洞口,沿着一条管子滑到预定的地点。

对螺旋线和履带的调试几乎可以马上就开始。

他的联合收割机也不要求那么高的质量,就算是打出的谷子中存在一些草棒、穰也不要紧。

对于打谷的小房间的设计则是有点麻烦。

他想起了小时候自己在打谷场见到的打谷机。

就是要实现它们的一些功能。

又要有显着的不同。

马林的想法是,就算是一次无法把秸秆与谷子分离,多来几次就行了。

或者是用更长的管道对它们进行分离。

转动特别快的很多叶片,击中谷子就可以把谷粒打飞。

谷粒与秸秆都进入一条管道。

接着风力吹着它们更快的前进。管道分为两条岔路,风横向吹着它们。

秸秆受风力影响更大,于是更多的会落入外侧的管道。

进入管道后再一次遇到横向的风,把秸秆与谷粒进一步分离。


页面连接:http://www.matcon-cone.com/book_0_cbzp/hvhqpiz.html

红薯小说网 星空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末页

爱书网同人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