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热门推荐:、 、 、 、 、 、 、

张老太二话不说,拎着韭菜拽着春雨娘往家里跑,"走,跟我说是谁偷了咱家的韭菜"

他们家住在村子西头,距离张硕家颇有点距离,位于苏家东边,中间隔了几家.秀姑不爱凑热闹,没有跟过去,片刻后就听到西边传来的吵架声,模模糊糊听不清是谁.

傍晚苏大郎送苏父做好的书架和地里结的西瓜,秀姑才知道偷张老太家韭菜的是米氏.

至于韭菜根儿,却是虎子拔的.

虎子吵着要吃韭菜炒鸡蛋,米氏家没有菜地,没有韭菜,她前脚偷割了张老太家的韭菜,虎子后脚拔了韭菜根儿,种到自己家院子里,自己就能天天吃韭菜炒鸡蛋了.

米氏发现后大惊失色.

她没来得及毁尸灭迹,就被春雨娘发现了,两家大吵.

"胜三哥家的嫂子手脚向来有点不干净,前几天去咱家借鞋样子,等她离开后你嫂子发现针线筐里半卷绣线不见了,那是你送你嫂子绣荷包扇套手帕子的.要是胜三嫂子来你家串门,你可得小心点,别被她顺手牵羊了."苏大郎不放心地叮嘱妹妹.

秀姑点头,表示记住了.

邻里乡亲十分实诚,当时或许有点矛盾,拌了嘴,时过境迁,就都不在意了,很少有人会为这一点小事记恨,这也是秀姑喜欢山居生活的原因.所以,米氏在翠姑出嫁酒席上和他们家不欢而散,事后她去借鞋样子苏大嫂并未拒绝.

不过,米氏在大青山村名声很臭.

谁家办红白喜事,她都在宴上占有一席之地,没有亲戚情分的人家办酒宴她就打着帮忙的旗号前往,主家不好意思撵她,她坦然坐席,顺便弄一大盆剩菜回家.

大伙儿都知道她手脚不干净,时常偷摘别人家里几个桃,一把樱桃,或者地里两个西瓜,又或者是菜地里几根黄瓜,几棵青菜,并一些针头线脑之类的,贵重如粮食钱财的东西她不沾手.大家明知是她所为,偏偏拿不到什么证据,经常为这种事和她大吵大闹.

有些人不和她计较,她长相柔弱,经常摆出一副楚楚可怜的模样,和她计较的是妇人也还罢了,若是男人,对着她这张带着点点泪珠的脸,总觉得不好意思,像是自己欺负了她.

米氏却又不是一个纯粹的坏人,除了好吃,嘴碎和手脚不干净,没有做过大奸大恶之事.而且,和苏三婶母女的好吃懒做不同,她很好吃,却不懒,干活特别勤快,是村里有名的勤快人,家里的两亩地和租赁的三亩地侍弄得非常细致,如今玉米地里的杂草除得干干净净,玉米苗叶子上的蚜虫一棵挨着一棵地将其捏死,叶子上面连虫卵都找不着.

张老太,春雨娘婆媳恨死了偷韭菜的贼,和米氏大打出手,当晚张老太穿过整个村子指名道姓骂米氏,两家颇有一种老死不相往来的架势.

次日,春雨小定本该请族中一些女眷作陪,任由村里其他女眷观礼,原是讲究一个人多热闹,说明这家和别人家的来往多,张老太和春雨娘虽未把米氏拒之门外,但正眼不给她一个,拿果子给众人吃时,唯独略过了她.

米氏伸出去了手啥都没捞着,脸上的神情又尴尬又愤怒.

秀姑向来不掺和这些事,别人见她袖手旁观,也都笑笑不语,装作没有看到米氏的情形,该,谁叫她天天做这些叫人厌恶的事情

陈家虽然在和大青山村隔着一个沙头村的清泉村,但是陈母很清楚米氏的为人,含笑向众人夸赞春雨,仿佛根本不知道堂上发生事情.米氏不独在大青山村做那些事,也去过他们清泉村,经常被办红白喜事的主家指名道姓地骂.

交换小定礼时,陈母给了一个金镏子.

金灿灿,亮闪闪.

张老太喜得见牙不见眼,忙送上春雨做的荷包.他们想给陈小宝扯身衣裳,可惜他们家手里无钱,一身棉布衣裳少说得花两三百文,便只做了荷包,陈母也没嫌弃.

春雨小定后,村里上下都急了,张老太和春雨娘顾不上和米氏的争端了.

今夏的庄稼很不好,自从收割完小麦后下了一场大雨,大家欢天喜地地种了稻谷玉米大豆等秋季的庄稼,至今六月中旬了,竟然一滴雨未下,日日艳阳高照,大河里的水浅了不止三尺,露出来的浅滩裂开许多大口子,地里的玉米苗晒得卷了边,蔫耷耷的没有半分精神.

百姓没从夏收的欢喜中醒来,便遭遇这种情况,无不心慌意乱.

按照常理,此时的玉米苗应该长到一尺以上了,现在站在地头看,玉米苗最高的不过一半尺,有的只刚冒了头,有的种得晚了,地里大片大片的玉米苗没有出芽.稻秧子本来是蓄水而植,长势不错,田里的水见了底,怕要步玉米苗的后尘.

只有少部分的田靠近河边,灌溉容易,平时挖的蓄水沟渠早就干透了,水都引进了水田里,那是口粮.远处的玉米地从大河里引水不得,各家各户急忙挑水浇地,玉米苗没有出芽的必须补种,大河里的水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不断下降,等到大河里水仅尺许,村里不得不组织人手掏出大河里的淤泥,希望河里的一些小.,泉眼争气点多冒些水.

地里的庄稼是庄稼人的命,事关性命,任何人都不敢疏忽.

过了七八天,旱情没有缓解,村里又出了一件大事.

井水见底了

大青山村里有一口深井,平时大家都从这口井里挑水吃.最近热得要命,大家天天照料庄稼,渴得厉害,用水不免较往常为多,家家户户都这么用,放下去的绳索越来越长,傍晚有人打上来的水桶里全是浑水,澄清后,半桶的泥.

村里只有四户人家有井,三个里长家各有一口井,最后一家便是张硕家,这四家皆是村中的富户,衣食无忧,年年有余.

生怕村民跑到自己家里打水,井干的第二天三个里长就再次组织人手掏井.

几个汉子替换着,腰间系上绳子下到井的底部,将下面的淤泥挖到桶中运上去,挖了整整一天,井底深了不止三尺,挖开了被淤泥堵住的泉眼,水汩汩流出,水位迅速上升,渐渐没过小腿,大腿,腰部,眼见没到肩膀了,忙拉动绳子爬上去.

得知井水未干,井边守着的百姓立刻欢呼起来.

秀姑静静旁观片刻,也为之松了一口气,回到家中,老张正送走村中来自己家里打水的邻居,听儿媳说村里井中又出水了,非常欢喜.

随后,他叹道:"几百户人家就那么一口井,平时还算够吃,现在旱成这个样子,恐怕几天后就要再次见底了.壮壮娘,最近你别出家门了,一是烈日炎炎,晒得慌,二是有人来咱家打水,你就让他们打,莫要太小气.邻里乡亲,咱们不能见死不救.你跟他们说明一点,每家只能打吃的水,多了就不能了.算了,你年轻面嫩,我去说比较妥当."

旱情之下,慌乱之下,家家户户都恨不得存上十缸八缸水,要是人人都来打水,人人都打这么多水,毫无限制,他们家的井水根本用不了多长时间.

老张有心帮人,却不会影响自己一家人的用水.


页面连接:http://www.matcon-cone.com/book_0_cbffb/fqpqipfb.html

红薯小说网 星空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烟雨红尘小说网正经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